国庆前夕,房地产界的一系列行业聚会耐人寻味。
在一场作为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回顾和总结住房制度改革成果的座谈会上,4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司长和10余位地方建设厅、房协负责人达成的共识是,有必要出一本书,全面记录中国60年来的居住变革历程。
千里之外,历时3天的广州房博会据说吸引了30万观众。但和北京、上海等其他大中城市一样,看不到开发商诚意的降价幅度以及市民出手下订的坚决。当房价再度回复高位、房贷优惠闸门关闭时,楼市不可避免地再度步入观望。
土地市场上,大开发商仍毫无顾忌地抢地。在有18家开发商参与的一场广州土地拍卖会上,一天之内诞生两个"地王"。但仍不能与此前中海地产创造的70.06亿元地王纪录相提并论。
"金九银十"的促销气氛、通胀预期的隐忧以及土地交易的短期亢奋,在股市上直接演变成做多地产股的热情。一些曾经赴港上市受挫的房企重新持戈,新一轮地产融资大战山雨欲来。
以上几个随意拼接的镜头,构成了国庆60周年前夕一幅写意的地产群像。如果这也能算是一个行将接受检阅的方队的话,这该是一副多么奇特的表情?
在这张纠结的面孔上,既包含着对既往成就的肯定和自豪,又掩饰不住对现实窘境的迷茫和挣扎。
60年,历史会铭记中国人居变革的功绩。这期间,中国住房状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仅在最近30年间,中国城镇人均住房面积从1978年的不足7平方米升至27平方米。"十五"期间,这一指标以每年增长1.02平方米的速度领先全世界。
同时,房地产业还带动着50余个产业的兴旺发展,以及千千万万人的就业,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无需赘言。
但历史同样会记取房地产发展有待完善的缺陷,房价利益分配失衡、土地二元制管控冲突及政府角色缺位、产业定位不清晰及长期规划短板等诸多问题悬而未决。恰是因为这些先天问题的存在,才使住房体制转换在实践中很容易矫枉过正、顾此失彼。
不久前,清华大学教授李稻葵曾呼吁,要解决目前的楼市难题,就必须进行第二次房改,基本方向应该是由政府主导提供住房服务。与之遥相呼应的,是14位房地产专家联名上书,谏言房改。
在建国60周年大检阅之际,我们由衷期待房地产作为牵引国民经济的引擎行业,能拿出更多的自觉、自省和自律,展示出更多的改革胸襟和气度,迈着整齐的步伐,精神饱满、斗志昂扬地走过天安门,向全国人民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