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T发展呈现四大阶段
从1980年~2050年,全球ICT发展阶段将逐步经历四大阶段即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智慧化,数字化阶段是由模拟时代演进而来,所有的信息都由0与1组成,通信网络也仅传送0与1,大大提高了信息计算效率和信息传送容量,是欧美国家工业化进展到中后期的必经阶段,数字化是ICT进程的最低阶段;信息数据发展到一定规模之后,信息的处理量越来越多,数据流、物流、资金流、管理流等所有与社会活动有关的信息都已经无法用手工来完成,必须通过信息化措施来解决的时候,信息化需求就越来越多,各种软件处理技术、大数据、云计算等均在这个阶段出现;随着信息化推进,人们发现仅仅靠人指挥机器效率已经限制了生产力,此时大量的智能化设备应运而生,如物联网、VR、AR、智能机床、无灯车间等;智慧化时代,机器通过信息化、智能化能力在某些领域具备了人的思考能力甚至超越了人的思考力,如围棋机器AlphaGo。
四大阶段并不是逐一发展的,而是在不同行业、不同领域有发展的差异性。数字化在通信领域率先完成,随后是影音设备领域、广播电视领域、工业制造领域;信息化在企业办公OA领域率先完成,随后拓展到政务服务、城市管理、行业监管、移动终端应用等领域;智能化率先在工业车间流水线出现,其后拓展到交通监控、无人驾驶、环境检测、气象预报、医疗诊断等垂直领域;智慧化目前在小范围出现,仅限于娱乐、实验室领域。
我国正处于信息化中期阶段
目前全球信息经济平均发展阶段已经从传统劳动密集型工业经济社会向知识密集型数字经济、信息经济过渡,但是产品生产仍然需要依靠工业。为此,发达国家例如美国提出了“再工业化”AMP2.0,2013年德国提出了工业4.0,中国也早在2009年就提出了两化融合,但是两化融合毕竟是信息化阶段,为了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我国又在2015年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目前来看,我国数字化阶段已基本完成,信息化阶段与发达国家仍有很大差距,为此我国又提出“互联网+”战略来走完信息化阶段应该完成的内容。“互联网+”担负着我国信息化发展的使命,其本质就是信息化。如果此阶段的工作不能完成则往上发展的智能化、智慧化无从谈起。
从这个角度来说,现在全国正在做的“智慧城市”实际上是“城市信息化”工作,目前该项工作在各大城市已基本完成顶层设计规划文本,其本质内容是城市信息化,而不是ICT发展到最高阶段“智慧”的概念。如果整个社会没有完成信息化、智能化阶段则智慧化也无从谈起,但是从地区差异、行业差异来说,存在发展不均衡的情况,比如国内汽车厂家无人驾驶汽车已经接近商用,而有的地方高速公路数字化、信息化还很欠缺。
信息化、智能化装备是基础
蒸汽时代解放了人们的双脚、电气化时代解放了人们的双手、智慧化时代则将解放人们的大脑,在每个阶段,总要经历很多从量变到质变的渐进过程,而达到智慧化时代的渐进过程是: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智慧化。每个渐进过程又有相应的技术,每个进程中的技术体系又是为下一个技术变革做铺垫。从经济学的角度讲,随着社会福利的提升,人们越来越鄙视劳动,不劳而获的氛围越来越浓厚,且老龄化问题逐步突出,整体带来的是劳动人口越来越少、产品成本与社会运作成本越来越高,这种环境下经济通胀越来越严重。而改变这种现实恶性循环的终极方案是智慧化时代,由机器人代替人来完成体力劳动与部分知识型劳动,由此可以带来生产力的质的飞跃,就像之前蒸汽化、电气化工业革命一样意义非凡。
云网端构成ICT创新体系
“云”进一步成为基础设施
云指云计算、大数据基础设施,生产率的进一步提升、商业模式的创新,都有赖于对数据的利用能力,云计算甚至可以达到每秒10万亿次的运算能力,拥有这么强大的计算能力可以模拟核爆炸、预测气候变化和市场发展趋势。而云计算、大数据基础设施将为用户像用水、用电一样,便捷、低成本地使用计算资源打开方便之门。
关于云计算不同的互联网公司有不同的理解,现阶段广为接受的是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定义:云计算是一种按使用量付费的模式,这种模式提供可用的、便捷的、按需的网络访问,进入可配置的计算资源共享池,这些资源能够被快速提供,只需投入很少的管理工作,或与服务供应商进行很少的交互。云计算的最终目标是将计算、服务和应用作为一种公共设施提供给公众。
大数据具有大量化、多样化、快速化、价值密度低的特征,大数据的技术体系创新方向包括:海量存储、离线计算、在线计算、流式计算等;拥有支持开源、通用的大数据分析技术,能打通各类数据的一站式云服务才是当前大数据所需要的服务。
“网”创新聚焦智能网络
网络技术重构是当前运营商最为关注的话题,其中包括DC中心建设、网络SDN/NFV架构两大部分,在DC中心方面,包括绿色数据中心建设、通信机房DC化等。2011年~2016年,我国兴起数据中心建设热潮,与此同时通信机房也正在往DC化方向发展。
SDN是转发与控制分离,面向网络架构的创新,NFV是软件与硬件解耦,上层业务云化,底层硬件标准化,面向设备形态的创新。用云化的理念,把网络软件变成“全分布化、全自动化”,这才是真正意义的设备云化(NFC);企业完成以“敏捷和智能化”为核心的数字化升级。具体而言,首先要牵引企业IT系统向云架构迁移,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及效率提升。其次是加快企业网络走向SDN,通过统一的SDN 控制器打通运营商网络、企业网络和数据中心网络,实现全程敏捷。最后是聚焦大数据平台,使能企业智能化。
“端”创新包括两个方向
ICT端的技术创新包括物联网与泛在智能终端两个方向。
Ovum预测显示,到2020年年末,蜂窝物联网连接数将从2015年年末的近3亿增长到6.6亿。Ovum将这些连接数分散到10个不同的垂直行业。物联网接入技术方向多样,目前尚无统一定论,如Zigbee、6lowWPAN、Z-WAVE、sigfox、Weightless、蓝牙、oneM2M、LTN、Thread、802.11ah、2G、3G、4G、5G、LPWAN,低功耗广域网络,正如短距离无线网络包含WiFi、蓝牙、ZigBee等多种技术,LPWA也包含多种技术,如LoRa、Sigfox、Weightles和NB-IoT等。
ICT创新面临机遇与挑战
各国进入信息经济比拼时代
进入21世纪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世界各国均在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来摆脱经济困境,美国相继提出智慧地球、云计算、大数据、3D打印等新型概念,形成了一批强大的互联网公司和IT公司,掌握了信息经济制高点。信息化技术、低碳经济与全球化一道成为重塑世界格局的三大力量,我国也提出“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以信息化促进工业化”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意图实现弯道超车,在移动通信3G、4G及物联网国际标准方面把握主动权,涌现了超越运营商市值的BAT企业,在量子通信、北斗卫星、大数据、信息安全等基础研究领域全面出击,根据《中国信息经济白皮书》统计数据,2016年我国信息经济规模达到18.6万亿,占GDP比重达到27.5%,互联网增值业务收入已超越了通信业务,互联网空间已经成为海陆空之外第四战略空间,信息化也渗透到国际竞争、工业生产、社会生活各个领域。
CT、IT、ICT的发展趋势
通信技术即CT,狭义的通信技术就是用来传递信息的技术,它经历了电报通信、模拟通信、数字与光纤通信时代,通信IP化,未来通信网络的变革IT化,以IT化的网络内在实现形式保留CT的网络品质,核心就是ICT的深度融合。美国AT&TDomain 2.0计划2013年11月对外发布,成立新网络架构部门,超过2000名工程师和科学家参与新网络设计目标,开展13万员工SDN/NFV及软件相关培训,大量招聘软件工程师,目标是成为一家软件企业。其他国家与典型运营商也推出了网络重构计划,如德国电信PAN-EU计划、西班牙电信UNICA架构、中国移动 Novo 2020、中国电信CTNet2025、中国联通 CUBENet 2.0、NTT 通信 Arcstar Universal One架构、AT&T Domain 2.0架构、法国电信 Cloud4Net架构、沃达丰One Cloud架构、Verizon SDN 转型。各家大运营商网络重构方向大同小异,核心是云、SDN、NFV与开源,根据分析机构预测,到2020年75%的网络设施将基于SDN和NFV,通信网络将越来越扁平化。
信息技术即IT,狭义的信息技术简单来说就是把有用的消息进行处理的技术,从早期的计算机技术、软件技术到现在的云计算与大数据,从集中式架构到分布式架构再到云化计算架构,云计算是从集群式技术发展而来,集群虽然把多台机器联了起来,但其某项具体任务执行的时候还是会被转发到某台服务器上,而云可以简单地认为任务可以被分割成多个进程在多台服务器上并行计算,计算效率大大提升。
信息通信技术即ICT,通信业、电子信息产业、互联网、传媒业都融合在ICT的范围内;通信与信息技术的结合迸发出了丰富多彩的应用,衍生出移动互联网、工业互联网、产业互联网、三网融合、消费经济、物联网等诸多概念,互联网发展从消费互联网转向产业互联网,实体经济与互联网深度融合,ICT与互联网广泛应用于工业、能源、交通、金融、教育、农业、政务等领域;IT服务行业是智力密集型领域,CT的行业特点是资金密集型领域,而两者的融合既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撑,也需要具有创新型的人才引进。
发展ICT创新体系是当务之急
2016年国家发布《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是规范和指导未来1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是国家战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纲要提出我国目前信息经济领域核心技术和设备受制于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不够,信息基础设施普及程度不高,区域和城乡差距比较明显,网络安全面临严峻挑战,网络空间法治建设亟待加强,信息化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国家整体战略布局中的潜能还没有充分释放。
信息技术和产业发展程度决定着信息化发展水平。构建先进技术体系,以体系化思维弥补单点弱势,着力构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领域比较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