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报》:中国佛学院普陀山学院是国内僧伽教育重镇。请法师介绍一下该学院在学术研究及交流方面有何特色?
会闲法师:首先,我们编纂了《观音文献集成》。观音文献的出版与流通,是我们普陀山和中国佛学院普陀山学院的特色,也是将来观音法界的软实力和王牌所在,同时还是让国际友人了解我们的一个学术交流平台。《观音文献集成》的作品遴选,基于中国观音文化的立场,出于中国观音学的视角。第一,它所关注的是观音菩萨经典,相对来说这更贴近大众心灵,这对推动观音文化的传播功不可没。第二,在致力于搜罗中国优秀的观音研究文献之外,也要搜罗过去200多年来欧洲与北美,以及日本近现代观音研究的标杆性作品,同时也包含了西方启蒙运动以来的理性主义传统——科学与理性是西方佛学研究的基本精神,这就使得《观音文献集成》的作品遴选,具有了与东方世界古来传统迥然有异的现代精神含义。第三,收集观音疏注、宝卷,也兼收碑刻等非文本史料,不仅收录其他观音文化体系中各朝代学者和艺人的观音著作以及说唱作品,还包括诗歌、散文、戏曲、小说、楹联、题匾、绘画、雕刻、梵呗、书法、摄影等,务求文献集成的完整。目前我们已经整理出版了《观音研究文集汇编》(大约有300万字),钜细靡遗收集了观音研究复杂且辉煌的各个面向,为研究观音学和观音文化提供了最详细的收集版本。我们在中华书局出版了《观音慈林集》《观音持验记》《观音戏曲集》;和上海中西书局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联合出版了《心经注》《观世音经笺注》《高王观世音经笺注》《妙法莲华经句解》等书籍。另外,国际观音文化研究中心还在原有藏书的基础上,新收录观音文献典籍100余种(套),涵盖了观音信仰在我国及周边各国的传播史以及相关事迹传说,为下一步编撰《观音文献集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