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新型耐火材料 52米仿唐功德碑长廊建成 大明寺增添文化新景观

52米仿唐功德碑长廊建成 大明寺增添文化新景观

  来源:新型建材网 有177人浏览 日期:2017-04-05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新型耐火材料 串起整个唐文化区

大明寺最有特色的建筑就是鉴真纪念堂。鉴真纪念堂1973年建成,由建筑学家梁思成设计,共由碑亭、长廊和纪念堂三部分组成,总面积达700平方米。这次建设的功德碑长廊,就在鉴真纪念堂的北侧。

在现场记者看到,在唐式鉴真纪念堂的背后,本来封闭的围墙已经新建了一条通道,沿着斜坡而下,一条大理石条石铺砌的台阶,代替了已经破损的青砖台阶。台阶正对功德碑廊中央, 站在台阶上可以看到,功德碑廊呈东西向,临水而建,纯木结构仿唐风格,两侧有亭,中间是廊,琉璃瓦顶,建筑古色古香而庄重。走进功德碑廊可以看到,一根根粗壮的木材拔地而起,44根廊柱分布两边,蔚为壮观。

记者注意到,刚刚建成的长廊不仅与周边建筑融为一体,而且将鉴真纪念堂、鉴真药草苑、鉴真图书馆、鉴真学院等整个唐文化区连成一片。

斗拱按唐宋法式营造

据了解,功德碑长廊长达52米,高达6.7米,比颐和园的长廊进深还宽,位于大雄宝殿、鉴真纪念堂整个寺庙的中轴线上。

大明寺负责人告诉记者,这座长廊呈回廊式结构,是国内独一无二的唐式功德碑廊。市古建专家点评说,这座碑廊很有特点,仿唐木构架,屋面筒瓦,整个建筑由两个四方亭、一个门亭和两边对称的走廊组成,功德碑位于廊中间,除了框架结构的亭子由混凝土构建,其余的廊、门亭、屋顶全是木结构,形式非常独特。更重要的是,其斗拱都是按照唐宋五铺作和四铺作法式营造,屋面用的亚光琉璃瓦,屋脊和屋面灰色基调与不远处的戒台相同,浑然一体。

据了解,长廊采用的木材都是上乘的花旗松和杉木,有的上百年,立柱直径近一尺。这些木头都是从深山老林里寻得后,再沉入水中保存多年,此次取出晾干后用作梁柱,十分珍贵。

保护史上留下浓重一笔

去年大明寺整体环境提升工程中,原有功德碑拆除,这次择地重建,规模更大,就是为了感谢市民的捐赠和关心。

记者了解到,在大明寺西花园,曾经有一块著名的《赈荒功德碑》。1736年,扬州巨富光禄寺少卿汪应庚购地数十亩扩建芳圃,并重建平山堂。1740年,两淮灾荒,汪少卿又独力捐赈,救活几十万饥民,可惜此碑未存至今。这次新建的功德碑长廊,不仅为大明寺增添新的文化景观,也将在大明寺的保护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建材:https://www.xxjcwmall.com  新型: https://www.xxjcwmall.com

新型建材网   https://www.xxjcwmall.com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微信

关注新型建材网官方微信账号:“新型建材网”,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