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主角是“人” 城市的本质是“市”
城市是市场秩序扩展所形成的无意识的结果,从历史上看,大部分城市位于交通比较便利的地方,其因为正是因为在这些地方生产、交易活动比较方便,生产出的产品,容易通过方便的交通销售出去,可以说,城市首先是作为“市场”而存在的,市场有内在的扩张效应,当市场吸引越来越多的人过来时,城市的规模也就扩大了。
城市的主角是“人”,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城市发展的推动者是人,千千万万不知从哪里来的人,他们来城市谋生,享受生活,也带来了城镇发展所必需的智慧、资本、才能和体力,人们到城市寻求改善处境,正是人们的这种“自利心”,而非有意识地建设城市的“公益心”,推动了城市的成长。二是城市的落脚点也应该是“人”自身的发展,也就是说,城市发展的目的是为人,而不是为了城市而城市。
在这种自发状态下,城市的公共品是由城市的自治组织提供的,这些自治组织所能配置的资源是很有限的,因为只能利用当地城市居民的资源,而且还需要经过他们的同意。如是国家的权力,那就两样,这种权力可以利用全国的资源来建设它所处的城市,使得城市规模超出其在自主治理情况下的水平。
当集中的权力把其他地区的资源吸收过来,用于某一城市的建设时,实际上是一种“拆东墙补西墙”的做法,这不属于城市的自我成长,而是一种再分配。在这种情况下,也必然就会产生如何分配这些权力配置资源所带来的好处的问题,如户籍等各种限制就出现了。很多人也会为了获取权力带来的福利,比如享受那些免费或价格低于正常价格水平的公共资源,而挤到城市中。
权力提供的公共品,与市场提供的公共品或自发组织提供的公共品有根本的不同,前者是封闭的、静态的,当资源被“公共部门”分配完时,需要重新汲取,为了维持分配,需要不断地汲取;而后者是开放的、扩展的,是城市居民创造性才能得以发挥的结果。
建立在市场经济之上的城市是无数个体组成的,没有什么“中心”,一些自发地形成的城市,事后被人们视为“中心”,只能说是一个聚集地。理论上,城市不是什么中心,把某个或某些城市称为“政治中心”、“文化中心”或“经济中心”有带有计划经济色彩的说法。
“中心”其实是一个等级概念,即这个或这些城市能比其他城市更优先获得资源,它代表一种特权。这种“中心城市”不像自发形成的城市,没有对外辐射作用,也必然导致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使区域一体化更难实现。
不仅如此,被权力配置到某一城市的资源,由于没有市场的检验或根本就没有相应的市场,往往是徒有其名,比如集中在某一城市中的很多名牌大学就是如此,其提供的教育科研往往并不是货真价实的,换句话说,这些学校只是人为制造出来的神话。
制度变革代替人为的城市规划,才是城市发展的出路所在。这意味着把城市的权力部门市场化,让权力远离资源配置,这样就断绝了为了寻租及享受福利而聚集到某个城市的可能,那些原先享受这种“福利”的人们自然地就会离开,分散到各地去。
目前大城市的问题,正是权力野蛮干预导致的,解决这些问题,在于恢复城市的本质,减少权力的作用,而不是让权力本身去解决权力所产生的问题,这样必然扩大制造城市问题的权力本身。
本公司办理正规企业 ISO认证、 信用评级AAA认证 价格实惠 并赠送大礼包
联系人:商先生 手机:18231500232
命中缘(北京)电子商务公司 https://www.xxjcwmal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