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0年,我省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这既是又好又快发展的紧要时期,也是空气质量提升的关键时期。
会议强调,要坚守生态和发展两条底线,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引领,以加快改善空气质量为核心,实施科学治霾、协同治霾、铁腕治霾,突出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强化专项攻坚治理,动员全党全民全社会力量,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
明确目标任务,到2020年实现“三下降、一增加”
到2020年,实现“三下降、一增加”——会议提出了全省大气污染治理目标任务,具体为:
全省PM2.5浓度下降,降至57微克/立方米左右;
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下降,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削减38.7万吨、31.1万吨,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任务;
煤炭消费比重大幅下降,全省压减散煤3000万吨以上;
全省绿化面积大幅增加,新增造林面积1680万亩、绿地面积18万亩。
同时,会议明确,今年全省PM2.5浓度力争比2016年下降10%左右,冬季取暖期PM2.5浓度力争比2016年同期下降15%以上……
“一个个艰巨的任务,被化解成了一条条可量化的指标,展现了我省打好大气污染综合治理人民战争的勇气、决心和信心。”河北环保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路光认为。
省环保厅厅长陈国鹰介绍,这些目标任务,是依据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和京津冀大气污染治理协调小组及环保部的要求而设定的,是底线,是必须要完成的硬杠杠。
除了对年度任务设定了目标之外,会议还对冬季取暖期的任务专门设立了目标。
对此,陈国鹰解释,这主要考虑冬季取暖期是大气污染的重点时段,也是综合治理的重点时段。去冬今春,受不利气象条件影响,我省部分地区重雾霾天气就曾频繁发生,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身心健康产生严重影响,成为全省人民的心头之患。因此,治理大气污染,必须要盯住冬季取暖期这一重点时段。
坚持科学治霾、协同治霾、铁腕治霾,推动全省大气污染治理尽快步入规范化、法治化、常态化轨道
会议提出,必须坚持科学治霾、协同治霾、铁腕治霾。
这其中提到,科学治霾,要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施策,提高治霾科学化水平。
对此,省重污染天气预警与应急中心主任王晓利深表赞同,“治理雾霾,不仅需要更大的决心和行动,更需要科学决策。只有摸清污染源头,治理起来才能对症下药。”
在王晓利看来,科学治霾要重视发挥专家和科技人员的作用,综合运用现代化科技手段,加强对污染源的精确解析,科学研判重污染天气的成因机理和发展趋向,对症下药、靶向治疗,增强治理的精准性和实效性。
实践证明,仅靠各地各自为政,难以从根本上解决污染治理的问题。
因此,会议提出“协同治霾”的思路,明确要坚持广泛参与、协调联动,形成治霾的强大合力。强化与京津协同治理,完善联合会商、预报预警和联合执法机制,落实“1+2”(京+保、廊)“2+4”(京津+保、廊、唐、沧)城市共防共治措施;强化城市农村协同治理,城市、县城、乡村同步行动,分别针对重点污染源实施攻坚;强化各市县与部门间的协同治理,上下结合、同心同向,有效破解工作难题。
“只有打破‘一亩三分地’思维定式,才能真正治理好大气污染。”王晓利认为。
出重拳、用重典。会议强调,铁腕治霾,就是坚持依法依规、严格管理,始终保持治霾的高压态势。日常监管要严丝合缝,做到全方位、全天候,确保无盲区、无死角。执法惩处要形成震慑,对偷排偷放、超标排放等恶意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一律顶格处罚、决不手软。督导问责要严格严厉,对思想不重视、工作不作为、措施不得力,造成严重影响的,严肃追责,决不姑息。
“科学治霾、协同治霾、铁腕治霾,将推动全省大气污染治理尽快步入规范化、法治化、常态化轨道。”王路光说。
一张蓝图绘到底,积小胜为大胜,以量变促质变,推动大气质量不断改善
“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在治理大气污染上,既要抓当前,更要谋长远,任何时候都要正确处理发展和生态的关系。”会议要求,新上产业项目、化解过剩产能,不仅要看市场需求、技术标准,更要看承载能力、环境容量,强化生态红线的刚性约束。
“这就要求,在发展与生态发生矛盾时,必须把生态摆在第一位,决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王路光认为。
解读会议精神,专家们纷纷表示,如今,全省推进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坚持规划引领、统筹推进”的特点鲜明。
过去,抓大气污染治理,有些工作底数不清、缺少规划,各地各部门你抓你的、我管我的,今天抓这个、明天干那个。
治理大气污染,必须重视顶层设计。这次省委、省政府在前期充分调查研究、反复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出台了一揽子政策性文件,分门别类制定农村散煤治理专项实施方案、城镇集中供暖专项实施方案、燃煤锅炉治理专项实施方案、火电行业减煤专项实施方案、城市工业企业退城搬迁改造专项实施方案等,切实把治理的方向搞准确,把治理的路径搞清楚,把治理的措施搞扎实。
大气污染成因复杂,但说到底根子还是在能源结构、产业结构上。对此,会议要求,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特别是在治标空间逐步收窄、末端治理潜力不大的情况下,更要在治本上多想办法,下硬功夫、苦功夫、巧功夫。”王晓利表示。
会议提出,要突出重点时段,坚决把冬季严重雾霾天气作为治理的重中之重。要突出重点区域,省会城市、邻近京津的城市、传输通道城市、空气质量排名靠后的县(市、区),都要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尽快见到成效。要突出重点任务,通过治理工业污染、农村散煤、燃煤小锅炉、小火电等,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
在专家们看来,大气污染是多年积累、成因复杂的难事,治理大气污染则是功在当代、泽及子孙的大事,许多工作属于“潜绩”,不容易出彩,短时间很难见效。“这就要求我们要持续用力、久久为功。”王路光说。这正如会议所强调的,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一张蓝图绘到底,一锤接着一锤敲,积小胜为大胜,以量变促质变。要保持战略定力,把功夫下在日常、做在平时,冬病夏治,四季长治,扭转被动战,缩短持久战,打赢攻坚战,推动大气质量不断改善。“要明确目标任务,准确把握大气污染综合治理的基本要求。”3月31日,在全省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大会上,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赵克志强调。
到2020年,我省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这既是又好又快发展的紧要时期,也是空气质量提升的关键时期。
会议强调,要坚守生态和发展两条底线,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引领,以加快改善空气质量为核心,实施科学治霾、协同治霾、铁腕治霾,突出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强化专项攻坚治理,动员全党全民全社会力量,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
明确目标任务,到2020年实现“三下降、一增加”
到2020年,实现“三下降、一增加”——会议提出了全省大气污染治理目标任务,具体为:
全省PM2.5浓度下降,降至57微克/立方米左右;
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下降,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削减38.7万吨、31.1万吨,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任务;
煤炭消费比重大幅下降,全省压减散煤3000万吨以上;
全省绿化面积大幅增加,新增造林面积1680万亩、绿地面积18万亩。
同时,会议明确,今年全省PM2.5浓度力争比2016年下降10%左右,冬季取暖期PM2.5浓度力争比2016年同期下降15%以上……
“一个个艰巨的任务,被化解成了一条条可量化的指标,展现了我省打好大气污染综合治理人民战争的勇气、决心和信心。”河北环保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路光认为。
省环保厅厅长陈国鹰介绍,这些目标任务,是依据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和京津冀大气污染治理协调小组及环保部的要求而设定的,是底线,是必须要完成的硬杠杠。
除了对年度任务设定了目标之外,会议还对冬季取暖期的任务专门设立了目标。
对此,陈国鹰解释,这主要考虑冬季取暖期是大气污染的重点时段,也是综合治理的重点时段。去冬今春,受不利气象条件影响,我省部分地区重雾霾天气就曾频繁发生,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身心健康产生严重影响,成为全省人民的心头之患。因此,治理大气污染,必须要盯住冬季取暖期这一重点时段。
坚持科学治霾、协同治霾、铁腕治霾,推动全省大气污染治理尽快步入规范化、法治化、常态化轨道
会议提出,必须坚持科学治霾、协同治霾、铁腕治霾。
这其中提到,科学治霾,要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施策,提高治霾科学化水平。
对此,省重污染天气预警与应急中心主任王晓利深表赞同,“治理雾霾,不仅需要更大的决心和行动,更需要科学决策。只有摸清污染源头,治理起来才能对症下药。”
在王晓利看来,科学治霾要重视发挥专家和科技人员的作用,综合运用现代化科技手段,加强对污染源的精确解析,科学研判重污染天气的成因机理和发展趋向,对症下药、靶向治疗,增强治理的精准性和实效性。
实践证明,仅靠各地各自为政,难以从根本上解决污染治理的问题。
因此,会议提出“协同治霾”的思路,明确要坚持广泛参与、协调联动,形成治霾的强大合力。强化与京津协同治理,完善联合会商、预报预警和联合执法机制,落实“1+2”(京+保、廊)“2+4”(京津+保、廊、唐、沧)城市共防共治措施;强化城市农村协同治理,城市、县城、乡村同步行动,分别针对重点污染源实施攻坚;强化各市县与部门间的协同治理,上下结合、同心同向,有效破解工作难题。
“只有打破‘一亩三分地’思维定式,才能真正治理好大气污染。”王晓利认为。
出重拳、用重典。会议强调,铁腕治霾,就是坚持依法依规、严格管理,始终保持治霾的高压态势。日常监管要严丝合缝,做到全方位、全天候,确保无盲区、无死角。执法惩处要形成震慑,对偷排偷放、超标排放等恶意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一律顶格处罚、决不手软。督导问责要严格严厉,对思想不重视、工作不作为、措施不得力,造成严重影响的,严肃追责,决不姑息。
“科学治霾、协同治霾、铁腕治霾,将推动全省大气污染治理尽快步入规范化、法治化、常态化轨道。”王路光说。
一张蓝图绘到底,积小胜为大胜,以量变促质变,推动大气质量不断改善
“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在治理大气污染上,既要抓当前,更要谋长远,任何时候都要正确处理发展和生态的关系。”会议要求,新上产业项目、化解过剩产能,不仅要看市场需求、技术标准,更要看承载能力、环境容量,强化生态红线的刚性约束。
“这就要求,在发展与生态发生矛盾时,必须把生态摆在第一位,决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王路光认为。
解读会议精神,专家们纷纷表示,如今,全省推进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坚持规划引领、统筹推进”的特点鲜明。
过去,抓大气污染治理,有些工作底数不清、缺少规划,各地各部门你抓你的、我管我的,今天抓这个、明天干那个。
治理大气污染,必须重视顶层设计。这次省委、省政府在前期充分调查研究、反复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出台了一揽子政策性文件,分门别类制定农村散煤治理专项实施方案、城镇集中供暖专项实施方案、燃煤锅炉治理专项实施方案、火电行业减煤专项实施方案、城市工业企业退城搬迁改造专项实施方案等,切实把治理的方向搞准确,把治理的路径搞清楚,把治理的措施搞扎实。
大气污染成因复杂,但说到底根子还是在能源结构、产业结构上。对此,会议要求,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特别是在治标空间逐步收窄、末端治理潜力不大的情况下,更要在治本上多想办法,下硬功夫、苦功夫、巧功夫。”王晓利表示。
会议提出,要突出重点时段,坚决把冬季严重雾霾天气作为治理的重中之重。要突出重点区域,省会城市、邻近京津的城市、传输通道城市、空气质量排名靠后的县(市、区),都要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尽快见到成效。要突出重点任务,通过治理工业污染、农村散煤、燃煤小锅炉、小火电等,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
在专家们看来,大气污染是多年积累、成因复杂的难事,治理大气污染则是功在当代、泽及子孙的大事,许多工作属于“潜绩”,不容易出彩,短时间很难见效。“这就要求我们要持续用力、久久为功。”王路光说。这正如会议所强调的,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一张蓝图绘到底,一锤接着一锤敲,积小胜为大胜,以量变促质变。要保持战略定力,把功夫下在日常、做在平时,冬病夏治,四季长治,扭转被动战,缩短持久战,打赢攻坚战,推动大气质量不断改善。
唐山企业信用评级AAA认证 ISO认证
联系人:陈先生 手机:13400458997 网站 https://www.xxjcwmall.com/
新型建材网 https://www.xxjcwmall.com 电话:https://www.xxjcwmal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