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2.5对肺的伤害不可逆
雾霾对人的损害分为短期效应和长期效应。霾中含有不同的有害成分,包括氮、硫等化合物,工业粉尘中的颗粒性物质(如PM2.5、PM10)等,会对呼吸道造成化学和物理损害。
这些物质吸入呼吸道以后,比较敏感的人群可能当时就会出现一些反应,如咳嗽、咳痰等,也有人会出现气道发紧、胸闷、气短等剧烈反应。这些就是短期效应。霾中的PM10等大颗粒物质往往能通过咳嗽反射咳出呼吸道,但PM2.5等小颗粒物质会沉积到肺中,甚至黏附在肺泡表面。此时,再剧烈的咳嗽反射、任何药物和食物都不可能把它赶出来。PM2.5会导致肺泡弹性降低、功能减弱,甚至诱发肺纤维化,影响呼吸功能。久而久之,肺气肿、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乃至肺癌就会找上身,这就是长期效应。所以,雾霾中的PM2.5对呼吸系统的损害是最为严重的,某种程度上是不可逆转的。
霾对肺的伤害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难以引起人们的重视。生活在雾霾严重的城市,有的人过去身体非常健康,但也渐渐感觉自己干一点活或上几步楼梯就气不够使,或剧烈咳嗽、胸部发闷,这就有可能是雾霾引发的症状。另外,一些人出现杵状指,即手指外形像棒槌、指端膨大,也需要引起重视,到医院检查是不是肺部受损引起组织缺氧造成的。
肺部受损到一定程度,就会引发肺癌。咳嗽是肺癌早期最常见的症状,但也有一些人没有任何症状,这取决于肿瘤具体位置。如果肿瘤位置靠近肺、支气管内膜,往往会出现咳嗽症状;如果不在这些位置,刺激不到咳嗽反射神经,就可能没有咳嗽症状,甚至整个病程没有呼吸道症状,即所谓的“肺外症状”。这类“肺外症状”包括皮肤损害(如皮炎、皮肤色素沉着、皮肤瘙痒等)、骨关节疼痛等,对医生、患者本人、患者家属都有极大的欺骗性,很容易被忽略掉。
中医护肺止咳有三方
许多人认为燕窝、木耳等食材能清肺,预防雾霾带来的伤害。但治病要治本,不少人因为相信食疗方子,却忘记最根本的防护。建议老人在雾霾天最好少出门,年轻人不得不出门时一定要戴口罩,这才是最简单、最有效的防护方法。
在这个原则的基础上,还可以用中医方法益肺、护肺。针对三类人有3种不同的护肺方:1、气虚的人多表现为易出汗、反复感冒,这类人应该泡点益气的西洋参、黄芪饮片,代茶饮。2、肺热的人多表现为大便干燥、口咽干,就要用一些清肺的,比如黄连、麦冬、芦根。日常饮食可以多吃梨、莲藕,多喝蜂蜜水。3、阳虚偏寒的肺气虚患者多表现为怕冷,经常感到后背发凉,伴有慢性咳嗽,可以用一些紫菀、款冬花等,饮食上可以多吃生姜。
咳嗽是雾霾造成的一大典型症状,它本身是一个保护性的生理行为,目的是把呼吸道内的异物排出,但超过一定程度就属于病理性咳嗽了。尤其是咳嗽伴有多痰的,需要化痰止咳。咳嗽程度更重的,可选用黛蛤散、海蛤壳等。对于小儿咳嗽,雾化吸入很重要。家长可以在给孩子做雾化吸入治疗的同时拍拍孩子的背,在某种程度上比吃药还管用。
“长吁短叹”保护肺
中医里的呼吸操对护肺有一定作用,分为两类:动操和静操。
动操可以归纳为“捶胸顿足”。动作要领:双拳轮番击打对侧胸、背部,交替做下蹲动作。动作详解:1、自然站位,双手下垂虚握空拳;2、左手击打右胸,同时右手击打左背,再以右手击打左胸,同时左手击打右背;3、如此轮番各2次,穿插下蹲2次(亦可在散步时配合击打代替下蹲动作)。每次做10分钟,每天至少2次。
静操可以归纳为“长吁短叹”。动作要领:深吸气,鼓肚皮;慢呼气,收肚皮。动作详解:1、最好取平卧位(坐、站亦可),一手置于腹部,一手置于胸部;2、深吸一口气(约5秒),同时腹部隆起;3、慢慢呼出(7~15秒),腹部凹下;4、呼气时缩嘴唇呈鱼嘴状(似吹口哨)。5、吹/呼气的力量以将面前一尺处蜡烛的火苗吹斜但不灭为宜。⑥如此反复一吸一呼为一个循环。每次10分钟,每天至少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