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新型隔热材料 俄专家:中国步苏联后尘 但天舟一号强于美俄飞船

俄专家:中国步苏联后尘 但天舟一号强于美俄飞船

  来源:新型建材网   作者:陈先生 有70人浏览 日期:2017-04-21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俄媒称,中国于4月20日发射“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俄罗斯卫星通讯社就此对多位专家进行了采访。专家称,使用新型复合材料及现代化、数字化的机载设备部件使中国首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领先俄罗斯“进步号”及美国“龙”和“天鹅座”等同类飞船。他们认为,中国完全在重复苏联发展载人航天技术的道路,并没有提出根本性的新方案,但却在更完善的技术水平上落实着自己的计划。

即将发射的“天舟一号”

俄罗斯卫星网4月20日引述《南华早报》报道称,“天舟一号”长逾10米,是中国建造的最大飞船。“天舟一号”太阳帆板完全展开后的最大宽度相当于一个篮球场,比飞船将要对接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的帆板还要大。

据航天网站NASASpaceflight.com消息,“天舟一号”起飞质量约13吨,可将6.5吨的有用物资送往空间站,物资运输能力比俄美货运飞船强一倍。“天舟一号”可携带2吨推进剂。美国“龙”和“天鹅座”货运飞船为一舱式结构,基本不用来为空间站运送燃料。

当美国飞船进入太空的时候,中国尝试宣传带翼宇宙飞船计划。《航空全景》杂志主编、莫斯科航空学院专家谢尔盖·菲利片科夫注意到这一点,并表示,这“本需付出巨大代价。看来,中国国务院迈出了明智的一步,并没有在这件事上花钱。”

菲利片科夫说:“中国确实在走苏联走过的路。但(中国飞船的)机载设备要好得多,所采用的数字化技术在无人和载人航天领域都有很大前景。

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太阳耀斑发生时宇宙空间存在电离辐射,即便是近地轨道上的电子设备也会收到破坏。如果中国已经有这种可靠的微芯片结构,可免受电离辐射破坏,那么这将是向前迈出的一大步。而俄罗斯才刚有这样的计划。”

俄罗斯宇航科学院院士亚历山大·热列兹尼亚科夫认为,“天舟一号”一次可运载6.5吨物资,远高于俄罗斯“进步”号2吨和美国货运飞船2.5吨的运载能力,这有助于中国更加积极高效地运营空间站。这是技术层面上的一大成就,因为建造一艘运载能力高的货运飞船可在很大程度上简化空间站的运营。

此外,“天舟一号”相对同级别飞船而言较轻。热列兹尼亚科夫指出,尽管详细技术性能尚未披露,但可以推断,这可通过使用重量轻于金属的新型复合材料以及尺寸小但能完成所有任务、性能完善的基础元件来实现。

俄罗斯“进步M-09M”号飞船

因此飞船总重与所运物资的比例很好。专家指出,与“进步”号、“天鹅座”号和“龙”号相比,“天舟一号”的这一指标要高很多。

热列兹尼亚科夫说:“发射“天舟一号”是中国航天迈出的一大步,尤其是从落实自主建设空间站的计划来看,事实上这是常驻空间站的最后一个组成部分。

“天鹅座”号发射后爆炸,从画面来看不由得让人想起“挑战者”号发射失误

空间站本身、载人飞船和货运飞船这三大要素可使空间站在人工操作模式下长时间运营,保障水、食物、燃料和新设备的定期补给。因此中国填补了这一空白,对中国航天而言是向前迈出的重要一步,对世界航天事业来说也是一大盛事。

从此太空又多了一个重量级角色,它借助此类系统开始在太空探索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此前只有俄罗斯和美国有使用轨道空间站的经验,现在还有国际空间站。中国正在加入这一俱乐部,而这将促进世界航天事业的整体发展。”

在完成交会对接之后,“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组合体将在轨飞行两个月。这一阶段任务完成后,“天舟一号”将独立飞行三个月,完成空间科学试验,之后将进入稠密大气层,燃烧陨落。

一些消息显示,中国将以长征五号技术为基础,研制长征五号B,专门用来发射空间站,按计划将于2019年首飞。

长征五号发射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十五所研究员靳殷实认为,发射货运飞船是中国航天史取得的一大突破:

靳殷实说:“我认为天舟一号货运飞船的发射意义重大。执行此次发射任务的长征七号遥二运载火箭,是中国研发的新一代液氧煤油发动机大型运载火箭,其运载能力得到了大幅提高。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在对空间站运输物资、空间站自动对接和燃料自动补给方面都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从全球的角度来看,希望各国都能将这样的技术不断向前推进,应用于民用建设,促进人类和平发展,而不是像美国一样不断将这方面技术用于武器领域,引发军备竞赛。”

此文由 新型建材https://www.xxjcwmall.com       网站制作https://www.xxjcwmall.com/ 提供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微信

关注新型建材网官方微信账号:“新型建材网”,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相关评论


网站首页  |  经营许可证  |  服务协议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16029180号-5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