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的茶陵郁禅师悟时说:“我有明珠一颗,久被尘劳关锁。今朝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那么,你的“明珠”呢?
人人都有本具的佛性但因被无明烦恼所覆,故而无法现见。若能依靠佛法的窍诀遣除障碍,当下就会通达“佛性在凡夫时不减、在成佛时不增”之理。
地禅宗有一位著名的大德,叫智闲禅师。他最开始依止百丈禅师,什么经论一学就会,总能讲得头头是道,但却没有明心见性。
百丈禅师圆寂以后,他转投到师兄沩山灵佑门下,被沩山一句“父母生前,如何是你的本来面目”问得无言以对,纵将平时看过的经论都搬出来,从头到尾仔细翻阅,也找不到能应对的答案。
他几次去找沩山,求他告诉自己,但都遭到了拒绝。沩山说:“如果我给你说破,你以后会骂我的。我说的,终是我证的,跟你没有任何关系。”绝望之余,智闲挥泪告别沩山,发誓以后不再学禅,只是当个混饭的和尚。
后来,他来到南阳慧忠禅口币的旧址——香严寺,觉得这个地方不错,决定住下来终老于此。
一日,他在田中清除杂草,锄头碰到了一块瓦片。他捡起来随手一扔,瓦片击打在田边的竹子上,发出一声清脆的响声。击竹之声入耳,智闲一下子愣在那里,由此而大悟。
他忙回屋沐浴焚香,遥遥地礼拜沩山,赞道:“和尚大慈大悲,恩德超过父母。倘若你当日为我说破,岂会有今日之事?”
他还作了一个偈子:“一击忘所知,更不假修持,动容扬古路,不堕悄然机。”意思是什么呢?听到瓦片击竹子的声音,能取、所取当下忘得一千二净,从此不需要借助外相上的修行,行住坐卧都是佛菩萨的生活,不会再堕入名相里头了。
我看到这个故事时,心里非常向往,觉得听一个声音就开悟了,这多让人羡慕啊!
如今这个世界可谓苦多乐少,每个人都有各种各样的压力,若能达到开悟的境界,那什么烦恼都会荡然无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