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通公司的前身是一家耐磨材料厂,公司能有今天的发展,离不开董满林主导的两次转型和科学管理。
两次转型,让企业在发展中站稳脚跟
董满林是晋城城区郝匠村人,198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铸造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毕业后,他回到家乡,创办了晋城耐磨材料厂。依靠自身专业特长,刚开始,他的企业做的顺风顺水,并逐渐成长为当时我市的重点骨干企业和创汇大户,他本人也收获了创业道路上的“第一桶金”。
然而,2000年以后,随着耐磨材料市场竞争的激烈,产品价格不断下滑,汽车的生产和销售却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那时的董满林敏锐地捕捉到了市场的需求,将目光转而投向汽车零部件的生产。依靠公司多年发展积累的基础,2003年,在董满林的主导下,以生产汽车零部件为主的山西汉通鑫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公司成立之初,主要生产汽车零部件毛坯产品,与过去生产耐磨材料相比,利润和效益确实有了提高。然而经过几年的平稳发展,又有新的问题困扰着董满林:公司从上到下都在忙忙碌碌,订单也不少,但企业的利润率却一直徘徊在3%~4%。此时的董满林深刻地意识到:毛坯产品技术含量低,价格受制于多重中间商,市场风险大。要想争取价格的主动权,必须对产品进行深加工,提高附加值,与厂商建立直接的供货关系。
“产品转型升级,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光是前期投资就让人望而却步。”董满林说。作为企业的负责人,如何带领员工将企业做强,是压在董满林身上的责任。经过前期的市场调查和研究,2010年,在以董满林为首的公司领导层的决策下,汉通公司投入5000万元,引进了世界一流的技术和设备,对生产的汽车零部件产品进行深加工。
生产高质量的产品,是董满林自创办企业以来一直遵循的原则。为保证产品质量,董满林又不惜高价购入齐全的加工工艺检测设备,并建立了从原材料到生产过程、再到成品的一系列严格的检测制度。
在公司发展的关键节点,董满林做出的转型决策,为企业赢得了更大的市场。精密的产品和过硬的品质为汉通打开了国外市场,公司相继与沃尔沃、西门子、麦格纳、美国西屋等世界著名厂商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并成为一些厂商的主机供应商,汉通公司在行业中也逐步站稳了脚跟。
回望公司的发展之路,董满林深有感触:企业的发展不会一帆风顺,困难和挫折会倒逼企业成长,作为生产型企业,必须不断根据市场的需求做出调整,调整的过程虽然很艰难、也很痛苦,但唯有改变、创新,才能保证企业长久的发展。
科学管理,为企业提质增效奠定基础
年销售收入近1.5亿元,利润率达16%~20%,毛利润高于同行业,汉通公司成长为行业中的佼佼者,不仅得益于优质的产品,更得益于董满林长期以来坚持的科学管理制度。
“在技术、设备、人才和产品日趋开放和透明的今天,行业之间的较量更依赖于自身企业的管理。”董满林说。
多年来,在董满林的带领下,汉通公司一直都执行预算管理和绩效考核制度,公司设有财务部、市场部、工程部、采购部、生产部等多个部门,每年9月中旬,各部门就开始制定下年度预算,10月中旬完成预算初稿,通过审核、论证、修改,于11月中旬完成预算底稿,12月中旬形成定稿。
“实行预算管理,明确了成本和利润,有利于提高资金的利用率,同时能够对企业来年的发展和可能面临的各种情形有个预判。”董满林说,“汉通实行精细化预算管理,促使各部门在生产运营中通过与预算目标不断对照和分析,及时改善和调整,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预期目标。
实行绩效考核制度以来,公司的效益逐年提高,作为企业的董事长,董满林也从繁杂的公司事务中解脱了出来。“员工的薪酬与部门和企业的效益联系在一起,能够激发员工工作的动力,将个人的发展与企业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促使个人和企业共同进步。”董满林说。
对公司日常的管理,董满林一直遵循“简政放权”的原则,用他的话来说,权利和责任是对等的,权利就意味着责任。让员工充分享有权利,同时也共同担负起企业发展的责任,公司上下齐心协力,企业才能走得更快更远。
董满林说,去年3月初,晋城市委书记张志川深入汉通鑫宇科技有限公司进行调研,就公司生产经营情况、未来发展以及高端铸造行业现状和我们进行座谈,要求汉通公司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引领推动全市中高端铸造业发展,为全市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作出贡献。当前,我们要抓住机遇,按照张志川书记的要求,努力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效能,强化科技攻关,加快形成产业规模效益、特色品牌优势,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为晋城打造全国重要的铸造基地作出积极贡献。
此文由 新型建材网:https://www.xxjcwmall.com 转发 更多资讯请关注: https://www.xxjcwmall.com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