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新型装饰材料 传统电力设备增速放缓 新能源发展超预期

传统电力设备增速放缓 新能源发展超预期

有66人浏览 日期:2017-01-11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电类上市公司业绩惨不忍睹,作为发电类上市企业的兄弟公司,电力设备行业近况如何?是否也如发电类上市公司一样正在 “过冬”?中信建投证券研究发展部通过研究后发现,尽管发电类上市企业正过“数九寒冬”,但作为一墙之隔的电力设备行业仍然是“秋高气爽”,只是偶尔吹吹冷风而已。

电力设备行业盈利减速

根据中经网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前8个月电力设备行业的售收入同比增长27.17%,利润总额同比增长达到28.54%,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但与前两年相比,增速有所下降。主要子行业中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业、电机制造业情况较好,利润总额同比分别增长36.29%和35.58%,而锅炉及电线电缆行业增速减慢。

从电力设备行业整体来看,今年前8个月,毛利率水平企稳并有所回升。电力设备的原材料主要是钢材、铜和铝等金属,钢材在锅炉、汽轮机和发电机等设备成本构成中占比达50%~80%。钢价大幅上涨会加大上述发电设备制造企业的成本压力。输配电设备中变压器开关和电线电缆的主要原材料是取向硅钢、铜、铝等。三季度以来,钢材等金属价格出现明显回落,电力设备行业原材料压力有所减轻。

根据我们的统计,今年前三季度电力设备上市公司 (共51家)营业收入继续保持稳步增长,共实现收入773.90亿元,同比增长19.97%;归属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53.79亿元,同比增长5.55%。净利润增长明显,但仍慢于收入增长。

火电设备现增速拐点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8年前三季度发电设备产量9499.69万千瓦,同比增长仅1.88%。由于火电设备增速大幅下降,发电设备已从前几年的高速增长逐步回归稳步增长,出现了明显的增长速度拐点。

在传统的火电设备保持平稳的同时,未来较长一段时期内,水电、风电、核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设备将会有快速发展。随着传统能源石油、煤炭价格的日益高涨,新能源产业得到了重视,面临巨大的发展机遇。

据国际能源机构预测,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将在全球能源消费中的比例达到30%。我国具有丰富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资源,但开发程度远远不够。当前,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占据2/3以上的比例,可再生能源不到7%。根据规划,到2010年力争使可再生能源消费量达到能源消费总量的10%左右。

新能源设备发展迅速

风电设备方面,增长超预期。2007年我国大陆新增风较2006年增长147.1%。截至2007年底,风电装机容量为590.6万千瓦,与2006年累计装机259.9万千瓦相比,增长率为127.2%。500万千瓦的总装机是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中2010年的目标,实际上提前了3年实现目标,风电发展的速度远超预期。


光伏设备方面,今年多晶硅价格维持高位。由于国外市场需求强劲,且太阳能光伏产业在中国发展具有成本优势,光伏产业尤其是上游多晶硅产业在国内发展迅猛。由于下游电池组件产能快速扩张,对多晶硅的需求很大,而多晶硅产量并没有同比增长,因此多晶硅价格保持上涨趋势。

此外,我国正积极发展核能发电。根据 《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05-2020年)》,到2020年,核电运行装机容量争取达到4000万千瓦,按每千瓦1亿元计算,到2020年,核电建设总投资将达到3000亿元左右,其中设备投资约1500亿元,如果设备国产化率提高到60%以上,那么我国核电设备制造企业将面临千亿元的大市场。

输配电设备受宏观因素挤压

输配电设备虽景气周期较长,但短期受宏观经济影响景气度有所下降。2007年全国电力基本建设投资5492.91亿元中,电网基本建设投资2451.41亿元,同比增长17.1%。电网投资占电力投资的比重由2005年的31.10%上升到2007年的44.63%,电网投资落后于电力投资的局面正在逐步改变。

根据规划,在“十一五”期间以至到2020年期间,我国电力建设仍将处于持续快速发展期。随着西电东送、全国联网等工程进行,电力的传输、电网建设要与电源建设同步进行,对输变电设备的需求将会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除了电网投资的明确规划外,2008年的偶然性自然灾害对电网损毁严重,加大了对电网建设的需求和对国内输配电设备需求,甚至改变了部分行业及设备的设计标准。此外,我们认为,受益于电网投资,国内输配电制造行业景气还将延续。根据中经网统计数据,2008年1月~8月,输配电及控制设备行业实现销售收入3925.37亿元,同比增长28.62%,其中,变压器、开关及电容器分别同比增长29.68%、28.41%和18.80%。在保持多年快速增长的同时,我们也看到,受宏观经济面的影响,输配电的增速也有所下降。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微信

关注新型建材网官方微信账号:“新型建材网”,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相关评论


网站首页  |  经营许可证  |  服务协议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16029180号-5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986号